-托起未来,育见希望-
2023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实习感悟
选择托育专业,是源于对孩童世界的一种向往。然而,当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猛烈碰撞后,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深刻含义。这段旅程,是一次从“知”到“行”的跨越,更是一场全方位的淬炼与成长。
我是巩义市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的实习生:苏清清
踏入托育中心,最初的感受是巨大的冲击和手足无措。因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,0-3岁的宝宝,以感官探索与建立信任为主,教育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“保育”和“回应式互动”中;3-6岁的宝宝,以游戏学习与规则建立为主,在游戏里建立规则,在规则里融入游戏;7-12岁,主要以具体思维与技能习得为主,探索兴趣,制定计划,引导孩子。我深刻地意识到,理论是地图,而实践才是真正的越野探险。

我的角色从一个“学生”快速切换为一个“行动者”。这一个月里,我学会了观察,我的视线学会了永远追随孩子,时刻保持警惕,时刻铭记“全流程双眼不离开孩子”,因为“安全”二字重于泰山。

巩义市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实习生:贾琳迪


我在巩义市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担任7 - 12暑期班班主任实习期间,我收获颇丰。
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,我学会耐心引导。从制定课程计划,到组织趣味活动,每一步都倾注心血。记得一次手工课,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弱,我便一对一指导,看到他们最终完成作品时的笑容,我满是成就感。
在带班期间我明白与家长的沟通也很重要,及时反馈孩子情况,获得他们的信任。这段实习,让我深知托育工作的意义,不仅要照顾孩子生活,更要启迪心灵。我会带着这份热忱,在托育事业中继续前行,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成长时光。
巩义市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实习生:李欣娇
初识婴幼儿护理专业时,我满是好奇。从理论学习到实习,第一天才真切触摸到工作实质。从陌生到熟悉,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让我蜕变——从粗心的“小朋友”成长为细心爱护他们的“大姐姐”,也渐渐摸清每个孩子的作息与习惯。

最深的感悟是,托育从不是理论照搬或凭感觉摸索:校园教会“为何做”,园区传授“如何做”,而爱与观察是联结二者的桥梁。这段时光让我成长良多,感恩老师们的指导与支持。

巩义市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实习生:孙紫阳
踏入巩义市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的实习生活后,那些曾在课本上反复出现的"幼儿发展心理学""游戏活动设计"等专业术语,突然有了具象的温度。在校园课堂上,我们曾对《0~3岁婴幼儿回应性照料》逐字研读,为实习照护好婴幼儿做充足准备。可当真正面对二十多个精力旺盛的小朋友时,才发现理论是规整的地图,而实践里满是需要灵活应对的岔路。


进入托育中心,不仅仅是看护好小朋友的安全,还要学会去应对小朋友的负面情绪,关注孩子的心理,刚开始和小朋友接触,对于这些会不知所措,但通过带班老师的指导后慢慢了解,想要和小朋友更好的沟通或者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,要时刻去关注孩子的眼神和动作,读懂孩子的“身体语言”才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,每个孩子的负面情绪都有源头。
这场关于爱与专业的修行才刚刚开始。从课堂到托育一线,变化的是身份,不变的是对这份职业的敬畏——因为我们守护的,不仅是孩子们的今天,更是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明天。
在实习中,是我们真正理解托育事业并为之深深着迷的开始。这段经历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工作的细节,更是一幅关于成长、信任与爱的美好画卷。对于未来,我们满怀憧憬,希望成为一名温暖的传递者,让更多人看到托育服务背后闪耀的价值与光芒。
我们期待成为“童年守护者”
我们希望用我们的专业与爱心,守护孩子生命中最初的美好。每一天,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呢喃细语,读懂他们的奇思妙想,用微笑回应他们的每一次尝试。让他们在充满安全感与尊重的环境中,自由探索、勇敢成长,让童年的每一个瞬间都闪烁着快乐与好奇的光芒。
我们期待,成为“家庭支持者”
托育不仅仅是对孩子的照料,更是对家庭的支持。我们希望成为家长信赖的伙伴,与他们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,共同面对教育的困惑。通过真诚的沟通与科学的指导,帮助更多父母理解孩子、亲近孩子,让爱的纽带在家庭中更加紧密,让养育的过程成为一段充满温暖与力量的共同旅程。
我们期待,成为“行业点灯人”
托育是一个需要被真正看见和尊重的行业。愿以我们的实践和热情,传递这份职业的美好——它不是简单的“看孩子”,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艺术。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,让更多人明白,托育老师是孩子社会性、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奠基人,是塑造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。
这段旅程中,校园给了我们理论的骨骼,让我们站得稳;而实习为我们填充了血肉与灵魂,让我们走得远。保育是基础,教育是灵魂,而爱是贯穿一切的纽带,每一个生活环节都是教育的契机。